作曲家馬水龍(1939. 7. 17–2015. 5. 2),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德國雷根斯堡天主教聖樂與音樂教育學院畢業,不僅有傑出的作品,他在藝術教育、文化政策、國際交流等方面,都有不凡的貢獻。他獲獎無數,亦是唯一獲得三個國立大學名譽博士的音樂家。馬水龍在創作高峰之際投入藝術教育,全心全意地奉獻於藝術教育行政十年;他並將在民間獲得的資源,創辦「春秋樂集」(邱再興文教基金會贊助),鼓勵同儕和年輕人創作;他的藝術成就獨一無二,開創了本國音樂史上的佳績,並躍上國際藝術音樂的舞臺。馬水龍的管絃樂曲善用西洋現代技法,並富含臺灣的濃郁情感,這場音樂會將演出他中期和晚期的四首代表作,包含協奏曲、交響詩和合唱管絃樂曲。(撰文:顏綠芬)
演出曲目
馬水龍:《梆笛協奏曲》(1981)
馬水龍:《孔雀東南飛》管絃樂 (1977)
馬水龍:《關渡狂想曲》鋼琴與管絃樂 (2001)
馬水龍曲、李魁賢詩:《無形的神殿》男聲合唱與管絃樂 (2005/2006)
周邊活動
11/7-12/7 11:00-20:00
►2025臺灣作曲家系列《看見音樂 聽見畫》馬水龍逝世十週年紀念特展
-
表演時間:2025/12/07 (日) 14:30
表演地點: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音樂廳 (高雄市鳳山區三多一路 1 號)
演出曲目
馬水龍:《梆笛協奏曲》(1981)
馬水龍:《孔雀東南飛》管絃樂 (1977)
馬水龍:《關渡狂想曲》鋼琴與管絃樂 (2001)
馬水龍曲、李魁賢詩:《無形的神殿》男聲合唱與管絃樂 (2005/2006)
周邊活動
11/7-12/7 11:00-20:00
►2025臺灣作曲家系列《看見音樂 聽見畫》馬水龍逝世十週年紀念特展
-
表演時間:2025/12/07 (日) 14:30
表演地點: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音樂廳 (高雄市鳳山區三多一路 1 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