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目以歌仔戲為核心,呈現其與臺灣通俗音樂密不可分的發展脈絡。將透過作曲家和曲調介紹,帶領觀眾從蘇桐的《倡門賢母》、姚讚福的《秋夜曲》、鄧雨賢的《菅芒花》等到民間傳唱歌謠、歌舞小戲曲調等。
這些旋律不僅是歌仔戲的重要曲調,更是臺灣人心中耳熟能詳的老歌。音樂會將邀請歌仔戲演員與流行歌手同台,從戲曲樂器與西洋編制的雙重視角,將這些經典重新演繹,讓觀眾能夠體會歌仔戲如何吸納並轉化流行音樂。觀眾在這場跨越時代的音樂盛宴中,享受到傳統與現代交織的獨特魅力,並以不同的音樂感受重新認識臺灣的音樂文化。
就讓我們回到歌仔戲的黃金年代,隨著音樂的節奏搖曳身姿、茶食相伴,一同沉浸於聽覺、視覺與味覺交織的多重盛宴。
活動流程
〈一〉作曲家蘇桐,曲目:《倡⾨賢⺟》《雙雁影》
〈二〉作曲家姚讚福,曲目:《秋夜曲》《⼼酸酸》《情書淚》
〈三〉作曲家鄧雨賢,曲目:《⼈道》《南風謠》《三步珠淚》
〈四〉作曲家陳秋霖、陳冠華、許森淵,曲目:《運河⼆調》《煙花嘆》《望鄉調》《⺟⼦⿃》
〈五〉民間歌謠傳唱曲調、曲目:《⼗⼆丈》《五更⿎》《雪梅思君》
-
表演時間:2025/10/18,14:00-15:10
表演地點:臺灣戲曲中心臺灣音樂館B1 (臺北市士林區文林路751號)
這些旋律不僅是歌仔戲的重要曲調,更是臺灣人心中耳熟能詳的老歌。音樂會將邀請歌仔戲演員與流行歌手同台,從戲曲樂器與西洋編制的雙重視角,將這些經典重新演繹,讓觀眾能夠體會歌仔戲如何吸納並轉化流行音樂。觀眾在這場跨越時代的音樂盛宴中,享受到傳統與現代交織的獨特魅力,並以不同的音樂感受重新認識臺灣的音樂文化。
就讓我們回到歌仔戲的黃金年代,隨著音樂的節奏搖曳身姿、茶食相伴,一同沉浸於聽覺、視覺與味覺交織的多重盛宴。
活動流程
〈一〉作曲家蘇桐,曲目:《倡⾨賢⺟》《雙雁影》
〈二〉作曲家姚讚福,曲目:《秋夜曲》《⼼酸酸》《情書淚》
〈三〉作曲家鄧雨賢,曲目:《⼈道》《南風謠》《三步珠淚》
〈四〉作曲家陳秋霖、陳冠華、許森淵,曲目:《運河⼆調》《煙花嘆》《望鄉調》《⺟⼦⿃》
〈五〉民間歌謠傳唱曲調、曲目:《⼗⼆丈》《五更⿎》《雪梅思君》
-
表演時間:2025/10/18,14:00-15:10
表演地點:臺灣戲曲中心臺灣音樂館B1 (臺北市士林區文林路75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