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設計背景與動機:
Tensegrity結構外觀神奇,看起來似乎違反人類的直覺卻又能穩定的達到平衡存在,展現平衡的美與力量。
循序漸進科學與藝術結合的學習體驗: 課程從玩平衡開始→理解力的平衡→發展平衡中的微雕塑→學習Tensegrity結構基礎概念 → 科學原理 → NASA 應用 → 創意設計 → 測試與檢討,讓學生在每一步都能學習、實踐、改進,最終完成一個具挑戰性與創意的作品。
動手實作與創意思考並重: 課程從玩開始,讓學生從遊戲中領悟力的平衡,然後實際動手製作,並鼓勵發揮創意。
科學、藝術與團隊合作的跨領域學習: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只是學習結構力學,還培養了創造力、實驗精神與團隊合作能力。
2. 主題的重要性:
張拉整體結構為建築與設計中具有代表性的創新結構形式,兼具「輕量、穩定、懸浮」等特性。
讓學生了解結構與美感的關聯,進一步認識設計的跨域整合本質。
培養未來應用於產品設計、建築模型、創客實作、環保創作等多元領域的基礎能力。
單元一:「夾子平衡挑戰」遊戲
學習目標
1. 了解什麼是平衡與重心。
2. 體會力的分布會如何影響穩定性。
3. 利用夾子創作有美感的結構雕塑。
對應學習表現
視 1-IV-1 能使用構成要素和 形式原理,表達情感 與想法。
視 1-IV-2 能使用多元媒材與 技法,表現個人或社 群的觀點。
對應學習內容
視 E-Ⅳ-1 色彩理論、造形表 現、符號意涵。
視 E-Ⅳ-2 平面、立體及複合 媒材的表現技法。
單元二:認識結構
學習目標
1. 認識 Tensegrity 結構的歷史與科學原理。
2. 學會分辨張力與壓力兩種力量。
3. 探索結構在藝術與科技中的應用。
對應學習表現
視 2-IV-2 能理解視覺符號的 意義,並表達多元的 觀點。
視 2-Ⅳ-3 能理解藝術產物的 功能與價值,以拓展 多元視野。
對應學習內容
視 A-Ⅳ-2 傳統藝術、當代藝術、視覺文化。
視 A-Ⅳ-3 在地及各族群藝術、全球藝術。
單元三:NASA Super Ball Tensegrity 結構實作
學習目標
1. 動手做出基本 Tensegrity 結構。
2. 了解穩定結構是如何靠張力與壓力互相作用。
3. 體驗與夥伴協力解決技術困難。
對應學習表現
視 3-IV-3 能應用設計思考及藝術知能,因應生活情境尋求解決方案。
對應學習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