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教案_國小

:::

飛翔-2014遇見詩人在校園

設計理念

現階段國小課程設計上花了很多的人力及時間在做閱讀能力的培養,但其實相較於學生從自我經驗的探索為出發,進一步的去使用文字或圖像去進行創作的體驗歷程相較不足,因此透過本課程的設計規劃,希望能夠讓學生從詩歌的閱讀及朗誦作為一個起點,能夠更進一步的去延伸創作能力的突破,並能夠訓練學生運用多元的媒材(文字、圖像、音樂、肢體、影像等)去探索自己的生命體驗,並學習嘗試表達自己的感受性與創造力。 過本課程的設計,讓詩人代橘可以和學生面對面,帶領學生透過體驗式遊戲課程,嘗試讓學生自己練習寫詩,並由汪檍老師帶領學生將自己寫的詩句配上插畫,由蘇文彬老師指導學生將詩句、圖像及音樂等三樣素材進行影像編輯,製作出專屬於自己的一部新詩MV。最後由王萱老師協助展演動作設計,謝順慧老師進行音樂展演的統籌規劃,讓學生完成這場跨領域的「遇見詩人在校園」班級音樂會的成果演出。


教學目標

由本校謝順慧老師所帶領與設計的五年級特色課程,以詩歌展演的班級音樂會活動已行之有年,從邀請已故音樂家李泰祥老師與學生一同演唱,到去年編唱詩人蓉子「童話城」的展演等鄧。直到今年邀請到撰寫五年級翰林版國語第一課「玉山之美」的原創作者,也是在本校任教之賴興仕老師(代橘),希望他以創作者的角度來為學生設計一連串的詩歌課程,由詩人帶領學生一同悠遊探索讀詩歌的奇幻世界。 以「飛翔 Soaring 」為主題的「讀我們的詩 唱我們的歌 2014 」,即將在芝山國小熱鬧登場,沉浸於文學、藝術、心靈的饗宴中。芝山國小自六年前開始「讀我們的詩 唱我們的歌」系列活動,多位詩人曾蒞校,讓師生親賭大師風采,並與同學們共同參與,以朗誦、演唱、影像詩、音樂劇等各種形式展現詩歌的多重樣貌。 一直以來,我們深信詩歌都來自於生活,是現實的反映。這次,我們將精煉的文字,用各種形式,以念誦、插畫、音樂、舞蹈等表現手法,轉換到生活當中。 這場盛宴不只是菁英文學的交流,也讓創作重新回歸、面對孩子,看見最初始純真的感動。 本次活動將延續系列活動的精神,由本校五年級師生策畫,演出詩人代橘(賴興仕 老師)詩作。是一場結合 數位 、音樂、歌唱、舞蹈和影像等藝術形態,探索呈現詩作的各種可能性的大膽嘗試。


得獎記錄

103年度藝術與人文教學案例徵件計畫103年高年級組優等
2016世界設計之都-創意思考教材設計製作徵件2016年優選


  • 「為提供使用者有文書軟體選擇的權利,本文件為 ODF 開放文件格式,建議您安裝免費開源軟體( 相關連結 ) 或以您慣用的軟體開啟文件。」
  • ※下載全文電子檔時,請尊重智慧財產權※
藝術教育相關網站QRcode

藝術教育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