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教案_國小

:::

象徵性之遊戲表演

設計理念

(一)從傳統到當代: 1.傳統: 認識傳統戲曲的象徵性,包括:行當(角色)、行頭(服裝、造型)、科母(身段)、臉譜(化妝)、砌末(道具)、舞台(出將入相、一桌二椅)等。 2.當代:尋找當代表演藝術的象徵性。 (二)在地性和全球化: 1.在地性: (1)了解在地之傳統戲曲、歌仔戲、布袋戲、相聲的象徵性。 (2)從認識象徵性之知能,到體驗童玩遊戲的象徵性之趣。 2.全球化: (1)全球化時代,透過欣賞不同國家的流行音樂MV,尋找當代表演藝術的象徵性之情。 (2)觀察不同國家的MV,是否有類似性的象徵性動作。 (3)如果有,那麼顯示這個象徵性動作是各個MV的自發性創作?或是受全球化影響,網路影音普及,所以在動作設計上國與國 之間互有影響? (三)生活化和建構性 1.生活化:引導學生欣賞日常生活的象徵性之美。 2.建構性:到激發自己藝術創作之意,到生活有新體驗之行動。


教學目標

(一)兼容並蓄 本課程透過象徵性的學習,融匯傳統、現代、在地、全球之不同元素,彰顯海洋教育廣納百川,兼容多元的文化思維。在不同文化經驗的交換過程中,喚起藝術重新創造的可能,而與歷史重新對話,和世界搭起橋樑。 (二)主體性 將台灣在地的主體性,思考為一種動態的跨域活動,在我們和世界的對話過程中,將經驗交流轉化,締造出新的創造性經驗。 (三)自主性 讓孩子在開放性的異質文化中不斷轉進、碰撞和發生,於學習過程中重新建構在地文化的自主性。


  • 「為提供使用者有文書軟體選擇的權利,本文件為 ODF 開放文件格式,建議您安裝免費開源軟體( 相關連結 ) 或以您慣用的軟體開啟文件。」
  • ※下載全文電子檔時,請尊重智慧財產權※

藝術教育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