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欣賞_視覺藝術

:::

廟
鑑賞文章

在印象派的繪畫觀點裏,物件的色彩是來自光線的變化而留存在視網膜的暫存景象,因此物體之色並非恆久不變,而是隨著陰晴的光線轉變而有不同的面貌展現,因此這對「狀態」的捕捉其實是蠻忠實的紀錄客體的外貌,若循此觀點來看唐圖的這件畫作「廟」,則會發現作品雖有印象派畫面繽紛色彩,但卻不是依著印象主義的觀念來看待眼前的景物,而是在印象主義的表現形態上,加入了更多主觀意識,而非全然地呈現眼睛所見的形與色。首先在空間處理上,深遠透視的空間距離已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前景與後景的交融一體,就畫面來看,作者有意以整體氣氛的營造來統合整張畫面,因此個別的形體並非清晰明確的表呈,此點倒與印象派作品有著類同之處,然而印象派的空間處理方式,雖讓物體的輪廓有著朦朧之感,但基本上空間本身仍有著前後遠近的分別,而此點卻與此件作品不同。在「廟」的畫面中,與其說色彩與線條是要來架構物體的造形,倒不如說是作者個人的主觀表現來得恰當,因為除了廟宇本身的屋頂有著清晰的處理外,其餘的部分皆刻意放鬆,色彩與線條並不依存著物體的客觀條件而定,而是自由的存在畫面之中,那正是由感受而非單純似地以眼睛而來看待景物的表達方式。因此在風景畫中並非只是要將眼睛所見的景物忠實反映出來,有時如何透過眼前所見的景象,在經過內心的轉換而表現出來的風景更動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