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課綱專區

:::

新「意」術

學習者先備能力

以往美術欣賞教學時多由教師介紹藝術家、作品風格及藝術史,對於國小學生若採用講授式的介紹方式,將無法激發小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興趣。美術教育改革強調回歸「創意與想像力」的培育之藝術本質與人文精神,同時也注意到大量視覺資訊進入日常生活所引申的教育意義(Freedman,2003)。


設計理念

單元的設計緣起、背景、意涵與重要性。 『藝術是一種再創造』─相信很多人在初學書法或繪畫時,老師會引導學生先「臨摹」前人的作品,「臨摹」的用意無非要取法古人,即是要汲取前人的精華、經驗,加以練習、揣摩,或可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機會另創一番新面貌。藝術創作的方式很多,有強調寫生,純粹模仿自然的作畫方式;亦有偏重想像或幻想性的超現實創作手法;當然還有許多不勝枚舉的創作方式;本課程探究的是一種「仿作」的創作手法,即是根據原有的藝術名作,重新分析、解構作品的內容或形式,再透過批判思考、創意發想,重新結構成為反映個人心境、經歷或社會現況、文化特色的作品。姑且不論再創的作品是為了向原作者/作品效法、致敬;或諷刺、揶揄;或藉古喻今;或另有其他目的,然皆為力求創新,賦予作品新的意義。


學習目標

1.能欣賞原作品與改造作品,並了解其與社會文化的關聯(認知)。 2.能透過改造作品,並表達對社會人文的關懷(態度)。 3.能運用挪用手法,創作富有個人想法的作品(技能)。


  • 「為提供使用者有文書軟體選擇的權利,本文件為 ODF 開放文件格式,建議您安裝免費開源軟體( 相關連結 ) 或以您慣用的軟體開啟文件。」
  • ※下載全文電子檔時,請尊重智慧財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