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課綱專區

:::

營造美麗新世界

設計理念

近年來,由於工業發展,在生活便利上,海洋生態承接著廢棄物、污染、全球暖化等等的人為改變。至今衍伸出海洋垃圾墳場、海洋資源枯竭、污染生態浩劫等等,可能導致地球生態永久毀滅之後果。海洋生態教育,在教育現場中,是刻不容緩需要回應的教育內容。 本課程因應十二年國教素養導向教學,作者承接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之邀約,將原設計於九年一貫課程,由蔡蕙萍、曾明鳳所作之「營造美麗新世界」課程,進行改作。由於原課程量體過於龐大,對於於學校施行可能窒礙難行。故本版教案作者保留了生態踏查,水果脂溶解保麗龍自製黏土談論回收概念,以及以自製黏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海洋生物創作,以及轉化製作小書統整學習等精華。將課程最終任務,收束結合海洋生物黏土創作畫面,與學生以聲音為海洋生物發聲,以「海洋心聲」簡報書發表作結。 本課程將結合自然、藝術領域之跨域美感課程,結合環境以及海洋議題。並結合近年來班班有平板的數位教育風潮。課程設計啟於生活的感知,從實際海岸踏查之旅,以平板拍照,搜集海洋之美,以及發現海岸環境受到人為干擾的畫面。將發現以照片直接呈現於海報上。引發對於海洋議題的問題意識。藉由回收物製作成黏土,將廢物創作出海洋生物,並用資源回收物組合成海洋場景,除了認識海洋生物樣貌外,並體驗藝術用創意化腐朽為神奇,用實際行動回應環境議題物質循環應用概念。另外,結合表演藝術開發情緒,讓孩子能同理海洋生物碰到困境後的情緒,以聲音進行展現。最後以Canva組合聲音、照片,邀請其他課程外的貴賓,分享他們所發現的「海洋新海洋心(樂!垃?)園」。讓孩子能體驗,針對環境議題,可以直接以行動,以及用藝術賦予話語權。即使孩子也能對環境議題倡議。用小小行動,大大改變世界。


學習目標

1.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以攝影覺知海洋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2.覺察濱海因人為廢棄物與資源過度浪費,導致環境汙染的問題。並以淨灘行動改善問題。 3.了解物質循環與資源回收利用的原理。 4.藉由討論認識家鄉的水域或海洋的汙染、過漁等環境問題。 5.能掌握海洋生物外觀造型要素與特色的組成,探索描繪創作。 6.能學習黏土媒材與技法,表現海洋生物之主題。


  • 「為提供使用者有文書軟體選擇的權利,本文件為 ODF 開放文件格式,建議您安裝免費開源軟體( 相關連結 ) 或以您慣用的軟體開啟文件。」
  • ※下載全文電子檔時,請尊重智慧財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