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疫情的變化,讓科技在學生與老師間,更加融入於教學中,因此思考,如何在視覺藝術課程中,將科技如同輔助工具,同時間亦為創作的媒材,這堂課的起心動念便誕生了。
臺灣為島嶼國家,與海洋的關係密不可分,無論是生存下的漁業或是生活中的觀光旅遊業,加上地理位置位於太平洋中,更是與太平洋上的所有島嶼共同面對「太平洋垃圾帶」,因此對於
「海洋議題」、「海廢議題」的認知與思考批判尤為重要,面對海洋的永續發展,需有更多的關懷與思辯。因此透過科技與視覺藝術的方式,讓學生們有機會透過視覺刺激,對於此議題有更多的思考與創作,同時間也讓學生們透過組內自學、合作,組間的共學、欣賞、回饋,老師導學的角色,營造自由、合作的氣氛進行科技 AR 的學習與創作。運用了大量的數位工具輔助學習與創作,例如課堂中的筆電、投影片、平板、觸控筆(平板使
用),另外關於平板 中 APP 的使用:slido (網頁版)、APP 相機、APP 相簿、Google 雲端、Google Classromm、Google 共編文件、AR share(為主要 AR 創作使用)、MARKER、iMovie、愛筆思画 X,以及數位資源:Google cardboard 的觀影盒與影片平台:Youtube、均一教育平台,皆是融入課堂中彈性運用,這些工具也是讓不同的學生學習狀態,可以被多方面的關注到,以下分項說明 :
1、利用 slido 立即收集學生的思考與學習狀況。
2、運用 Google 雲端與 Classromm 建置不同階段的任務,並且可以設置基礎與進階版,讓所有學生都能達到基礎學習,讓想挑戰的學生可以進行進階版,並且也可以運用雲端連線的概念,看到其他人、其他班的進度與成品,達到相互學習與交流。
3、運用免費影音平台,提供資訊,讓學生可以回家複習、或是重新瀏覽,讓未跟上的學生,還有學習的機會。
4、小組分工,運用每人都是某一項任務的小組長,去帶其他人一起完成或是相互學習與協助。
此堂課的評量與回饋中,評量是從鑑賞表現、小組合作、成果表現標準三個大方向,同時間會提供學生們了解不同階段的目標、以及評分的指引,讓學生們清楚了解學習的目標與挑戰。另外關於回饋,會運用兩種方式,一種是課堂上的分享讓學生們彼此交流,運用金點 AR 獎讓學生們票選最佳代表與努力獎,另一種是透過影像與成果的在校園中的展示,例如在古亭國中的校慶成果展,或是網路上的線上展覽,讓學生的作品被更多人看見,也從中增強孩子們的自信與成就。
核心領域素養
藝-J-B2 思辨科技資訊、媒體與藝術的關係,進行創作與鑑賞。
藝-J-C1 探討藝術活動中社會議題的意義。
藝-J-C2 透過藝術實踐,建立利他與合群的知能,培養團隊合作與溝通協調的能力。
議題融入
海 J10 運用各種媒材與形式,從事以海洋為主題的藝術表現。
海 J18 探討人類活動對海洋生態的影響。
海 J19 了解海洋資源之有限性,保護海洋環境。
海 J20 了解我國的海洋環境問題,並積極參與海洋保護行動。
1.科技與學校資源
在這個課程中,整合了學校的資源,很感謝教務處的設備組支... 會員專屬內容,請登入會員
A 學生:回想我們之前做作品的過程,雖然做得有點趕,是在段考前的放學時間付出的努... 會員專屬內容,請登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