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課綱專區

:::

美論美換

設計理念

(一)建立美術基礎知識 如果在電腦的搜索引擎的對話框打上「美的原則」,網路上會找到許多中小學「藝術與人文」的課程計畫中,都會包含這個詞,可見在該領域中的基礎性與重要性。 而筆者思考身為國中美術教師十多年,每次面對國中七年級的學生,總是計畫給他們學習基礎又實用的美術知能,特別是急需建立一些與美術相關的基礎知識與術語,以便於往後課程進行中的說明與使用。而「美的原則」的「統一」、「對比」、「漸層」、…等,更是必上的課程之一。 而「美的原則」的運用除了視覺藝術之外,更可擴及所有的藝術領域與生活感受,應是「藝術與人文」領域中非常基礎與重要的單元。 (二) 多元與漸進的單元設計 筆者在使用與參考過許多不同版本的美術與藝術與人文課本之後,發現第一冊裡雖然編者都安排了與「美的原則」相關的鑑賞課程,但是總礙於僅是鑑賞課,學生的感受與認識並未深刻。所以本教學設計是以「鑑賞」-「創作」-「鑑賞」-「創作」來進行體驗,在創作與鑑賞的交叉課程中,依中心主題進行小單元學習。 筆者在設計課程時,融入了自然的、建築的、藝術創作的、戲劇的…等各方面的圖像進行「美的原則」鑑賞與分析,再以色紙剪貼進行「魔術方塊」的創作。而在以「魔術方塊」與親友的互動之後,筆者以網路流傳有關肢體表演的小影片進行引導,讓學生運用「美的原則」開發肢體語言的可能性。學生在此單元的學習是連貫的統整教學,經由「鑑賞」-「創作」-「鑑賞」-「創作」的過程的體驗,加深了解「美的原則」。 (三)寓教於樂 筆者設計課程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既能學習的有興趣又能記憶深刻,所以筆者設計讓學生製作玩具-「魔術方塊」。根據「美的原則」以剪貼色紙的方式製作,並衍生請親友欣賞與操作此「魔術方塊」的互動活動。因此除了製作外,學生必須向親友解說此作品如何欣賞,所以關於各項美的原則都非常的熟悉。而在與親友(特別是父母)的互動中,學生更可由活動中得到肯定而更加有信心。 而在肢體表演上,並不需要高難度的肢體動作,只需同學的合作與創意即可達成。而學生最後在團體默契之下以肢體呈現各種美的原則;筆者也在他們充滿自信的笑聲與演出中,很高興大家都有一個「美的開始」。


學習目標

1.瞭解自我: (1)藉由「美的原則」的鑑賞與討論過程中,重新感受自己對環境與生活的敏感度。 (2)藉由「美的原則」的剪貼創作中,了解自己的表達能力與建立信心。 2.欣賞、表現與創新 (1)欣賞「美的原則」的圖像與影片,欣賞藝術家們的用心與創意。 (2)在「美的原則」的剪貼創作與肢體開發中,表現自己的想法與創意。 3.表達、溝通與分享 (1)在鑑賞與肢體開發過程中,能表達自己的想法並與老師或同學溝通。 (2)在課程活動中,與老師或親友分享魔術方塊中的表達與作品完成的感動。 4.尊重與團隊合作 (1)在肢體開發中,能尊重與接納同學的意見。 (2)課程中能發揮團隊合作的精神,完成小組討論之後身體的呈現方式。 5.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1)欣賞「美的原則」的圖像與影片中,了解不同文化的差異與共同性。 6.主動探索與研究 (1)能主動探索與研究生活經驗與環境中的「美的原則」。 (2)能深入探索自我,運用上年級所學的「色彩學」的學理,研究其可能的表達方式。 7.規劃、組織與實踐 (1)「魔術方塊」的製作過程比較複雜,必須在細心的設計與製圖才能完成。 (2)在「美的原則」肢體表現中,在小組長的帶領下,體驗討論→排演→表演的過程。 8.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1)能獨立思考關於「美的原則」剪貼創作的表達方式。 (2)在剪貼創作與肢體開發時所面臨的問題,能有效的解決問題,讓作品達到預期的效果。


  • 「為提供使用者有文書軟體選擇的權利,本文件為 ODF 開放文件格式,建議您安裝免費開源軟體( 相關連結 ) 或以您慣用的軟體開啟文件。」
  • ※下載全文電子檔時,請尊重智慧財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