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設計背景與動機
由於景美國中鄰近景美人權博物館,具備得天獨厚的在地歷史資源。為使學生深刻理解白色恐怖時期對台灣人權的影響,並強化其人權意識與公民素養,教師團隊以政治受難者許桂標先生的回憶錄《暖陽景尾》為核心文本,設計出兼具歷史反思、藝術創作與行動實踐的人權教育跨域課程,作為開啟這系列人權課程的契機。
本課程以「歷史反思、在地連結與行動實踐」為設計理念,透過跨學科整合,引導學生從文本閱讀、歷史探究到藝術與社會議題的多元視角,培養對人權的理解與關懷。我們希望學生不僅能認識白色恐怖時期的歷史,更能思考其對當代社會的影響,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人權價值。
本課程也因應聯合國12月「國際人權日」所強調社會正義議題,規劃一系列沉浸式、行動式與藝術化學習歷程,培養學生的情感共鳴、創造力及參與社會議題的行動力。
二、主題的重要性
1.歷史意識的建立:白色恐怖為台灣歷史的重大創傷,理解其過程可促使學生珍惜當下的自由與民主。
2.人權與公民素養的實踐:課程強調公民參與(如寫信馬拉松、快閃活動),引導學生將抽象的「人權」具體行動化。
3.跨域整合與素養導向學習:透過語文、藝術、科技與社會議題的整合,達到核心素養的培養。
4.美感與創造力的培養:藝術創作讓學生透過多元媒材與形式表達價值觀與社會關懷。
景尾人權剪影—黯影與曉光
• 學生能了解並反思白色恐怖時期對台灣社會的影響,讓學生對人權受侵犯的情況有更深刻的體驗。
• 透過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擬的沉浸式體驗,學生能經驗在有限的自由受限及失去自由的狀況下的生活,並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去同理當時受害者的處境。
• 透過活動後的討論省思,讓學生分析過去為了自由做出的犧牲與代價,進一步理解人權的重要性,激發他們珍惜當前自由的情感。
景尾人權剪影—黯影與曉光
• 透過文本閱讀與紀錄片,理解戒嚴時期人權受侵犯的情況,思考自由與民主的重要性。
• 透過海報設計,讓學生運用創意表達對人權的理解,發展視覺傳達與藝術表現能力。
• 培養學生的圖像設計與資訊傳播能力,強調構圖、色彩、視覺焦點等設計概念。
• 透過國際人權週的海報展示與票選活動,提升學生對人權議題的關注與社會參與意識。
Write for Right 寫信馬拉松
1.認識人權議題及「Write for Right」寫信馬拉松活動的意義。
2.學習如何用英文撰寫有說服力的倡議信。
透過寫信行動,為受人權迫害者發聲,並體驗公民參與的力量
林芝霠老師:
此次課程是一次深具挑戰與收穫的跨領域教學活動。
首先... 會員專屬內容,請登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