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課綱專區

:::

東方威尼斯-「淡水」美的巡禮

設計理念

單元的設計緣起、背景、意涵與重要性。 過往音樂教學較著重於專業認知與技能層面的訓練,少與學生生活經驗相結合,使得學習過程缺乏內化的感動,以至於人文藝術難以根植於心。九年一貫教育改革強調多元、彈性,發展本位課程並與學生生活經驗相結合;藝術與人文教育目標除藝術知能外更強調情面的轉化及人文涵養;加上行政院推動「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劃」,為了提升資訊教育品質,使資訊融入各學科與網路教育的實施成新興教學的趨勢。 在這樣的背景下,作者嘗試以本土人文關懷為出發點,藉由歷史和文化觀點提供更廣闊的理解方式去認識淡水的人文與藝術及相關音樂作品,引導學生們理解時代文化背景,能嘗試去解釋是何種文化內涵孕育出這樣的藝術與人文,並思考在時代遷移下,呈現出何種變化。同時鼓勵學生從時代的歷史背景,從本土性、地域性擴大至世界全球的脈動來解讀音樂作品,使學生發展以歷史文化觀點看待音樂,了解不同時代、不同地方音樂的作用、功能、目標與價值。 此一教學主題包含音樂、美術(建築)、地理、歷史之統整教學,藉由教學之同時,幫助學生對於社區之人文情懷有所了解、並進一步啟發對社會的關懷、最終開拓國際視野。


學習目標

1.能透過對淡水馬偕醫院的討論,以探究樂曲《拿阿美之歌》與《淡水暮色》創作背景與社會文化的關聯及其意義,表達多元觀點。 2.能理解樂曲《拿阿美之歌》的曲式,及其使用的中國五聲音階調式,進行歌唱及演奏,展現音樂美感意識。 3.能運用科技媒體蒐集馬偕博士對早期臺灣音樂的影響與貢獻,關懷在地人文(建築與宗教),以培養自主學習音樂的興趣與發展。


  • 「為提供使用者有文書軟體選擇的權利,本文件為 ODF 開放文件格式,建議您安裝免費開源軟體( 相關連結 ) 或以您慣用的軟體開啟文件。」
  • ※下載全文電子檔時,請尊重智慧財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