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生須具備看懂基本地圖相對位置的能力。
2.學生須具備願意合作與願意表達自我意見的能力。
3.請學生在第一堂課前,準備一樣讓他能夠聯想到巴黎的物品。例如:雨傘、咖啡…等
單元的設計緣起、背景、意涵與重要性。
1.透過台北淡水河和巴黎賽納河的引入,比較兩地差異,以認識國際文化多樣性並具備欣賞多元文化價值的意願和能力,引導學生思考法國與台北人文風俗習慣及藝術展現的差異。
2.以戲劇領域為主軸,協同音樂與美術領域。透過模擬建築物開展肢體、從重要景點進而認識其歷史背景、建築特色與藝術作品。以及法國最具代表性的人聲音樂-CHANSON並以音樂結合肢體,引導學生感受藝術如何在生活中展現。
音樂:
1.能在走秀活動中,體驗音樂與肢體結合在舞台演出的重要性,並讓學生結合音樂與肢體節奏,進行舞台走秀表演。
2能說出CHANSON此字的定義。
3 能說出CHANSON此字現今的廣泛用法。
4 能說出CHANSON與台灣民歌聆聽的感受的異同。
表演藝術:肢體創作
1能以集體創作的方式,運用肢體將建築物的外觀模擬出來。
2能在教室佈置成賽納河畔的空間中,將五個法國著名的景點,站在其相對正確的的位置上,達到平面與立體空間的轉換概念。
3能使學生在不同空間中,改變和他人的互動與相關位置的轉換,達到空間的平衡。
4 能在活動中,讓學生在不同空間中,認知舞台面向與出、場的重要。
5能在集體創作與競賽中,了解相互合作、彼此幫忙的重要性。
6 能在競賽活動中給予同儕正向的回饋。
視覺藝術
1能說出並寫出五個法國著名景點的地理位置、歷史背景、建築特色與藝史作品。
2能在了解法國地標選定的原因與目的後,以畫筆設計出自己學校的新地標。
3能在欣賞賽納河與淡水河不同設計的橋後,運用想像力,以畫筆設計一座不拘任何
形式的橋。
4能在了解藝術匯集之地—法國巴黎後,讓學生體驗在不同風俗民情背景下,藝術在社會結構中的地位,以擴展更寬廣的的視野,建立學生藝術之國際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