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課綱專區

:::

詩‧夢‧米羅

學習者先備能力

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 1.學區特色:位於台北市文教區,家長及學生課程學習的態度普遍較為積極。各式各樣的藝文展演活動多,親、師、生很容易獲得相當多的社會資源。 2.學生基本能力: ■永安國小藝術領域,每年都舉辦校內學生的展演活動,本校學生對於藝術活動有高度的興趣。 ■四年級在課程中引導過「名畫的認識與仿作」,以這為基礎在五下加深加廣,發展這次「米羅」鑑賞及創作課程,學生學習漸進有系統。 ■學生運用電腦基本能力:指導進行「米羅」資料的蒐集活動,加深加廣的學習。 ■合作學習的問題:教師發現大部分孩子在各式合作學習活動中,和同儕間都互動良好。但少部分孩子在家是獨生子女,在團體中較容易表現自我只顧表達自己,在兼顧尊重與欣賞他人的態度上,較需老師耐心多引導。


設計理念

單元的設計緣起: 本主題教學「詩‧夢‧米羅」是自編教材,以永安國小高年級學生為對象,以藝術領域內教學為主,另搭配語文領域國語科課文(米羅的畫)的統整教學。選擇藝術大師「米羅」的認識為起源指導孩子對米羅作品的賞析,從鑑賞教學出發,創新研發導入創作和裝置展演的系列活動。設計出結合視覺藝術、表演藝術的教學,激發學生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和學生探討藝術作品、藝術家和藝術創作,表演活動的感受與體驗的創新教學。 課程設計理念: 1.前瞻性與時代性的教材:除「探索與創作」外,更加強「審美與思辨」、「文化理解」能力培養。 2.研發深入淺出的「由鑑賞導入創作與展演的創意教學」:培養學生藝術知能與鑑賞能力提升,並主動參與創作、展覽與表演的活動,教學成效良好。 3.開發「多元評量」:評量內容與評量方式多元化,包括資料蒐集、口頭報告,賞析討論、記錄、學習單、創作、表演。 4.藝術校園:永安國小課程特色「逐年」實施並發展「藝術校園」計畫。這次米羅風格創作的校園裝置,觀察校園環境特色去創作,形成校園裝置、美化校園,達到藝術校園的目標。 5.合作學習與集體創作:教學方法、作品和活動,都運用個人與團體交互運用方式。


學習目標

1.能從欣賞、討論中認識米羅「超現實風格」作品,學習以具體而適當的藝術語言來描述、分析、討論、評價作品。 2.能運用點、線、面三種基本要素,學習以簡單的線條、符號、色彩,創作出如詩如夢似的「米羅風格」創作,利用個人創作平面作品,小組創意思考,組裝成藝術拼圖或立體造形。 3.能從肢體遊戲開始、運用想像力與創造力,小組合作表演出「星星月亮太陽」主題的肢體造形創作。最後正式演出,並學習良好的欣賞觀摩的態度。 4.能分組合作學習,完成「米羅風格---星星月亮太陽」的大型集體創作,裝置校園空間,長期展示美化校園,親師生共賞。


  • 「為提供使用者有文書軟體選擇的權利,本文件為 ODF 開放文件格式,建議您安裝免費開源軟體( 相關連結 ) 或以您慣用的軟體開啟文件。」
  • ※下載全文電子檔時,請尊重智慧財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