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課綱專區

:::

展覽會之畫

設計理念

在國小藝術課程中,《動物狂歡節》使用在欣賞教學上,是最為普徧 且容易讓學生了解的,那是因為《動物狂歡節》中,動物的叫聲及動作,是吸引 小朋友並能引起其興趣的。而穆梭斯基的《展覽會之畫》,同樣具有作曲家經由 視覺、感官、靈感與動機所創作出的音樂。例如:華格納在威尼斯看到美麗的落 日,而寫下《齊格菲》最後一幕的旋律;而以梵谷的《星空》所創作出的音樂, 更深得大眾所喜愛。但由於《展覽會之畫》目前在國小的音樂欣賞上未能普遍使 用,所以,筆者重新檢視《展覽會之畫》,重新安排、設計,期望能用在高年級 音樂欣賞課程上。 在本教案的設計中,我們希望藉由《展覽會之畫》,讓小朋友了解音樂與繪畫的結合,同樣可以帶給我們不同的藝術感受。因為,為了要能傳達畫作裡的主題,作曲者往往得尋找適當的切入點,以便建立起準確的關聯,讓聽者真正能明 瞭其所指為何,在《展覽會之畫》裡便有許多這種情形。 因此,我們設計了發現音樂之美、看得見的耳朵、用畫的旋律及用耳朵看名畫等單元,希望帶給同學的是:1.啟迪童話般的想像力-例如《展覽會之畫》中的〈女巫的小屋〉、〈雛雞之舞〉 及〈基輔〉,都相當富有童話般的吸引力,因此,我們設計了肢體表演活動, 豐富表演領域方面的藝術學習。 2. 指定名畫分組配樂-《動物狂歡節》是以音樂描模動物們的動作及叫聲;但《展覽會之畫》卻是以音樂搭起聽眾及繪畫之間的橋樑,難度更甚。名畫配名曲的活動,期望學生能統整起視覺及聽覺藝術,並啟 發其創作能力。 3. 基本聽覺藝術的訓練-除了認識樂曲中的樂理之外,我們也期待同學對木管 及弦樂器有基本的認識;我們設計了相關的音樂遊戲,例如:直笛吹奏、歌劇演唱、漫步等,希望引起同學們的興趣,進而對音樂有更進一步的學習。


學習目標

1.能認識各種木管樂器。 2.能知道各種樂器的音色。 3.能了解調式所傳達的音樂風格。 4.能隨著音樂並用圖像表達出曲調的高低與節奏的快慢 5.能知道曲中表現的特殊技法。 6.能理解展覽會之畫各曲子所製造出的音響對比效果。 7.能養成對藝術欣賞的正確態度。


  • 「為提供使用者有文書軟體選擇的權利,本文件為 ODF 開放文件格式,建議您安裝免費開源軟體( 相關連結 ) 或以您慣用的軟體開啟文件。」
  • ※下載全文電子檔時,請尊重智慧財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