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教消息

:::

(3/20&3/21)身聲劇場2021年度製作 音樂.偶戲.光影《異鄉鳥》

home_journalist_blog7
「夏天的漂鳥 在我的窗前歌唱 ; 然後 飛走了
秋天的落葉 不會唱歌,嘆息一聲 掉落了下來」
—印度詩人 泰戈爾 《漂鳥集》
Stray birds of summer come to my window to sing and fly away.
And yellow leaves of autumn, which have no songs, flutter and fall
there with a sign. -Tagore

【故事大綱】一隻來自郊外鄉下地區的小鳥,因為氣候變遷的關係,告別了長期相依為命的老樹媽媽,移居到了比較南方的城市地區。一群小鳥因為不熟悉城市居住的環境,在城市裡遇到種種的考驗,最後還誤以為高樓大廈的玻璃上的倒映是真實的藍天。老樹遲遲等不到小鳥回到鄉下。後來因鄉下開發,老樹被砍倒。老樹的被製作木材,運往城市。沒想到小鳥和老樹再度相遇時,老樹已經被製成窗框。

《異鄉鳥》由身聲劇場資深演員、近年亦編導身聲劇場多部親子作品的張偉來;以及擅長街頭打擊樂的表演者陳姿吟共同創作。此題材發自原創者張偉來多年關注的議題:有一年在香港受到一則關於「窗殺事件」新聞的震撼;「窗殺」,指的是每年有上億隻野鳥,因為撞擊玻璃或建物而導致的傷害。儘管鳥類有自由飛行的翅膀,卻因為誤判玻璃的倒影、亂入城市高樓迷障,而陷死劫。導演張偉來將此事件連結移工在異鄉求生的困境隱喻,特別是祖父母也是移工、一直到自己以馬來西亞籍工作者身份在臺灣多年,長期關注著移工的生活與故事,透過「窗殺」,城市高樓大面積的玻璃景觀映射著人類對於「更好的生活」的雙倍想像,每棟大樓複製著另一棟大樓,虛擬了另一個藍天白雲的世界,一切物質的美好幻影卻不過是城市投射的鏡像。它讓許多想改變生活處境的底層人類趨之若鶩,卻陷入無法脫身的現實條件。人格化的異鄉鳥代表著的,正是一批又一批來到異鄉打拼的族群,犧牲在海市蜃樓的繁景下。

《異鄉鳥》著意為孩子打造一個邁向世界公民之路的劇場創作。以擬人化的鳥類為角色,加入身聲劇場現場音樂的貫穿、與張偉來所擅長的偶戲、光影表演元素,透過劇場的吸引力,讓家長與孩子討論在現代社會重要的公共事務、培養孩子獨立思考、關照我們生存環境的素養,並期待更美好的世界。

身聲劇場
電話:02-28095885
LINE:@ekf9172s
https://www.facebook.com/SunSonTheatreFan/
https://www.instagram.com/sunsontheatre/

製作人:吳忠良
演出與共同創作:張偉來、陳姿吟
舞台戲偶光影設計:張偉來
音樂設計:陳姿吟
本單位獲國藝會演藝團隊年度獎助專案贊助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身聲劇場
協辦單位: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
贊助單位: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台北市文化局
長期贊助:身聲柱腳會
  • 「為提供使用者有文書軟體選擇的權利,本文件為 ODF 開放文件格式,建議您安裝免費開源軟體( 相關連結 ) 或以您慣用的軟體開啟文件。」
  • ※下載全文電子檔時,請尊重智慧財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