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影片
浮洲,位於新北市板橋區西南方,舊名「番仔園」,意謂原住民的菜園地,就在大漢溪及其支流湳仔溝之間。多年來浮洲的人事物不斷變化,就像是飄浮的島嶼,不停漂泊、流轉,意欲生根的期待展現了包容和希望。浮洲人工濕地是大漢溪生態廊道中面積最大的人工濕地,靜靜埋沒在荒煙蔓草間,看似無用,卻默默為城市防洪、供水、調節氣候;為動植物創造生態環境、提供人們親近臨水綠地的休閒去處。
中山國小的孩子,有的從小出生就生活在這裡,有的則是因搬家而居住在這裡,在新舊雜陳的都市更新計畫裡,以及和大漢溪比鄰的生態環境中,思考孩子們能與浮洲的土地產生什麼樣的連結與對話呢?
學習目標
表現-創作表現:
1.能運用媒材進行設計思考的實驗並創作音箱,同時操作行動載具、使用應用軟體等科技工具構思數位海報與實作。
鑑賞-審美理解:
2.能感知環境的聲音及記錄生活的故事,並欣賞與討論小組定格表演、同儕作品,進行回饋對話和互動交流的表達。
實踐-生活應用:
3.能運用行動載具、數位科技與網路資源,搜尋文史資料並進行跨越空間與時間的分享活動。
老師教學心得
1. 編輯陶藝音箱作品海報時,宜加入「美的原理原則」,如漸層、對比、反覆,更能明... 會員專屬內容,請登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