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奧運,我國拳擊金牌運動員林郁婷因為外型關係,與傳統社會對女性的刻板印象不同,遭國際社會性別霸凌,儘管國際奧委會聲明林郁婷於生理上的基因檢測確為女性,仍有許多人士持續進行霸凌行為(天下雜誌,2024)。但是這樣的事件,2000 年的葉永鋕,遭遇相同的性別歧視,生命永遠停在 15 歲。而教學者也發現,即便過了 24 年,部分學生在性別平等的議題上理解仍單一,也時常隨口而出性別歧視語彙。雖然當今社會對性別意識漸趨重視,許多學生卻仍然持有刻板印象,面對性別相關議題時,無法形成獨立且批判的見解。
因此,教學者希望透過莎士比亞的《第十二夜》引導學生在表演藝術當中思考性別平等,利用這部劇作中豐富、多元的角色和情節,來引導學生探討性別的多樣性和社會影響,企圖達到 SDGs 中的性別平等。學生將運用裝扮、身體、聲音和特定的肢體語彙來表達自己對想法,進行情意的表現。於此同時,不但能認識經典的莎士比亞作品,更能夠深入理解角色背後的情感與動機,甚至能反思劇中所涉及的性別議題與社會結構對性別角色的更全面認識。
透過這個課程,不僅能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亦試圖結合社會情緒學習引導學生在各個環節探索情緒,使他們在理解性別議題的同時,能夠勇敢地表達自我、理解自我與社會,培養出批判性思維,與理解他人。這不僅僅是關於表演藝術、劇本的學習,更是讓學生在情感、思想和社會認同上獲得成長,幫助他們在複雜、廣泛且多元的社會背景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並為未來生活的種種挑戰做好準備。
● 能運用身體、聲音、特定肢體語彙表達想法,並進行呈現。
● 能體認表演藝術發展脈絡、類型以及代表作之人物。
● 能以表演藝術探討性別議題與性別意識,展現人文關懷與獨立思考能力。
實踐完這堂課程之後,同學們紛紛表示有趣又有意義,認為這樣的議題融入表演藝術課程,... 會員專屬內容,請登入會員
學生分享
A 生:「原來演戲也可以讓我去想性別的問題,比想像中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