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課綱專區

:::

好戲上場

學習者先備能力

(一)此教案適用於五年級學生,其於表演、音樂、視覺的先備能力如下:
*表演─已接受過初階與中階的表演課程。初階的課程內容包含肢體與聲音的開發、暖身遊戲系列、律動模仿、專注信任、基礎默劇等活動,學生能初步的認識與體驗身體各部位功能、表達自身想法、能跟隨著老師口述的內容做肢體默劇。中階的課程內容包含人物揣摩、多種情緒表情的練習、即興創作、聲音故事、靜像畫面等活動,學生能清楚模擬故事出人物的特色,並以肢體合作展現情境內容,發揮想像力進行即興創作。
*音樂—對音符、認譜、頑固節奏、直笛吹奏等音樂基礎課程有一定程度的瞭解,先備課程包含音符介紹、歌曲教唱、認譜、簡單樂器操作(笛
子)、節奏、多種音源探究與組織、音樂與音樂劇的欣賞等活動,學生能
熟悉音符與其所代表的音,至少會操作一種樂器,能使用身體或樂器創
作不同的節奏與旋律,能辨別不同的音色、音質與音高。
*視覺—對點、線、面、色彩應用、紙材運用、立體造型組合、反覆、連
續等有基本的概念,先備課程包含多種媒材的使用、陶土雕塑、童玩製
作、面具、偶劇場(紙偶、襪子偶)等。
(二)欲培養學生之能力:
想像力、思考力、自我與群我能力、思考與應變能力、表達溝通能力、
主動學習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個人風格與特質、環境意識與自覺、
尊重與關懷、多元文化觀、美感態度與實踐動能、創作表現力、美感認知
與美感判斷--藝術鑑賞(藝術批評:描述、討論、分析、解釋、批判;藝
術史:比較、解釋)。


設計理念

「藝術是人生的縮影與調節劑!」藝術素養的薰陶對國小的學童而言,是既重要且必要學習的一環。尤其透過藝術的各種方式與媒材,學生能從藝術洗禮中體驗與反省到生活經驗,並啟發創造、想像與合作等對未來學習具極大幫助的能力。誰能說「藝術」只是教育中的配角?在設計者的理念中,藝術反倒是各種基本能力養成之最佳工具。九年一貫強調「帶得走的能力」,藉由藝術的氛圍以自然而然的方式,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不是被強塞這些知能,而是透過自身肢體與心靈的感觸,成為主動學習者,更能增進能力的養成。
藝術充滿令人愉悅的分子,但是當教師的主控性太強時容易扼殺學生的學習動力與自發性。過去,藝術展演的意味濃厚,教師在有壓力的情況之下,趕鴨子上架的心理,學生成為無力反抗的待宰羔羊,為了要呈現而呈現,學習過程的樂趣被嚴重抹殺,學生被訓練成展演的機器,沒有自己的想法。久而久之,師生都對藝術感到失望不再抱有熱誠!因此,藝術教學產生革新運動,「重過程、重自發」的精神逐漸被喚起,教師嘗試在過程中引領學生開發身體潛藏的能量,探究心靈的成長,從對自我的認識到群體的生活與團隊的合作的學習。若學生自發地想把過程中發展的成果與他人分享時,這樣的展演應是被允許的。
「過程重於結果,但結果仍不能忽視!」當透過第一階段基本知能的涵養後,藝術的教學即可進階到第二階段─綜合藝術的各種媒介來製作藝術的成果,必然的前提是要重視學生的自發自主性。因而,此教案設計以表演藝術為主,融合視覺與音樂等各種綜合媒材,從情節、人物、對話、特殊效果、議題等五大部分著手,企圖誘發學生的想像力與創造力來重新詮釋故事,引導學生從學習過程中自然地將戲劇整合呈現。不只是為了讓學生瞭解故事的內容、角色間的關係、肢體聲音的揣摩…等藝術內涵,設計者期望透過故事中所隱含的「議題」,與學生做更深入的探討,練習解決角色問題與困境,從而反省類推到自我經驗上。
本教案的設計理念源自於建構主義理論與學習理論,強調學習歷程由「被動」轉向「主動」與「互動」,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學則是師生共享探究成果的過程,並且順應學生的自然發展,不以成人的標準來看待學生,期望培養學生於未來生活中的適應力及創造力。(吳舜文,2002)。


  • 「為提供使用者有文書軟體選擇的權利,本文件為 ODF 開放文件格式,建議您安裝免費開源軟體( 相關連結 ) 或以您慣用的軟體開啟文件。」
  • ※下載全文電子檔時,請尊重智慧財產權※